风疹相关知识

云南省疾控中心官网来源于云南省疾控中心官网1636阅读2023/8/29 11:07:00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疫苗问世前,风疹呈世界性分布,1岁以下不易感染,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是儿童常见的一个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3-5年,呈周期性流行。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病原

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与其他披膜病毒未发现抗原交叉,风疹病毒表面有囊膜,直径50-70nm,单链, 正链rna,16 kb rna有感染性。风疹有3个重要的结构蛋白e1 、e 2 和 c蛋白,糖蛋白e1 和 e 2位于包膜,e1与风疹的血凝有关,又具有中和抗原作用,c是一种非糖化蛋白位于壳体。风疹病毒对热不稳定,对紫外线敏感,脂溶剂乙醚、氯仿可灭活风疹病毒。人类是风疹病毒的自然宿主,风疹通过呼吸道、尿液、鼻咽分泌物排出病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23天, 风疹传染性不如麻疹,症状比麻疹轻。

(一)典型的风疹: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本病的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度一般为38℃左右,也有39℃以上的风疹流行报告,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主要并发症:

 1.关节炎和关节痛:成年(青年)妇女中常见,疹退后出现,累及多个大小关节。

 2.脑炎:发病率约占风疹病例1/5000,多在出疹后1-7天内发生,病程5-21天。发病急,症状重,突然头痛、发热、嗜睡、昏迷、颈强直,脑脊液中可查到风疹特异igm 抗体,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有报道病死率达到20%。

 3.血小板减少紫癜

(二)无皮疹型风疹 轻度发热, 无出疹。

(三)隐性感染 约占风疹感染25-50%,成人比例更高。

(四)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crs) 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一个或多个器官畸形。以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畸形和耳聋等为典型特征,此外还有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紫癜,心肌炎和青光眼等统称为crs。 crs患儿体重低,行为及运动能力低下,有些畸形出生时已很明显,但耳聋、智力低下、运动失常等在1岁或几岁之后才被发现。

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风疹与轻型麻疹极易误诊,与人类小dna病毒b19、猩红热、幼儿急疹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容易混淆。所以实验室鉴别诊断占愈来愈重要的地位。风疹患者出疹1-3天,75%igm阳性,4-15天约100%阳性,如采血时间过早,igm阴性,可一周后再查一次,查igm最好疹后一周至两周采血。查双份血时,第一份血在疹后七天内采集,第二份血采集距第一份十天以上,双份血应在同一实验室同时完成检查。

(一)疑似病例 发热(37℃或以上)、出疹、淋巴结肿大或关节炎/关节痛或结膜炎,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风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风疹病例。

(二)确诊病例 疑似风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风疹感染的为确诊病例。

(三)临床符合病例 符合以下条件的风疹疑似病例为临床符合病例:

 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无实验室诊断结果的临床报告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的病例。

实验室证实为风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它未经实验实证实的病例。

(四)排除病例 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采取了合格的血清标本,并经合格实验室检测igm阴性的病例。

(五)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1. 确诊病例:有a组之中一项或b组者并经实验室证实的为确诊病例

 2. 符合病例:有a组之中二项或a组之中一项加上b组之中一项者,但并未经实验室证实的病例为符合病例

(1)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心脏畸形、先天性耳聋和视网膜色素沉着。

(2)血小板减少紫癜、脾肿大、黄疸、头小畸形、智力低下、骨骼发畸形、脑脊膜炎。

(六)实验室证实:有下例之一者为实验室证实。

1.igm抗体捕捉elisa法 病人或新生儿血/脐带血中风疹igm阳性。

2.间接elisa或血凝抑制法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含由阴转阳)或婴儿6个月后血igg不降反升。

3.在患者(新生儿或胎儿)内脏器官、呼吸道、尿液、鼻咽分泌物的标本中用vero/bhk-21/rk-13细胞分离到风疹野病毒。

 治疗原则

现在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风疹,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孕妇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明确诊断后应考虑终止妊娠。

上一篇:没有了

专题:麻疹